2023年3月31日,中信证券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在香港举办,会议以“现场会议+网络直播+电话会议”的形式举行。公司董事长张佑君,总经理杨明辉,财务负责人、执行委员史本良,董事会秘书王俊锋,首席风险官(拟任)、执行委员张皓,中信里昂董事长、执行委员李春波,会计机构负责人西志颖出席,发布2022年经营业绩,并就资本市场改革、高质量发展及公司国际化战略等话题,分别与投资者、媒体进行充分交流。会议由王俊锋主持。
张佑君致辞并介绍了中信证券2022年经营要点。他指出,2022年面对机遇与挑战,中信证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各项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1.09亿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13.17亿元,总资产规模达1.31万亿元。
他表示,过去一年,中信证券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中介功能,助力新经济发展和创新企业做大做强,深度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践行普惠金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用金融创新引入“金融活水”,通过创新产品功能,为实体企业客户、机构股东等投资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全新发布中信证券企业文化体系。通过秉承新发展理念,系统性推动责任投资理念实践与可持续金融创新,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随后,公司管理层就投资者、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张佑君回答了诸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在谈及公司国际化发展及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举措时,他表示,中信证券境外业务在2022年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绩,公司将继续坚持“三步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和资源投入。在回答中信证券如何落实高质量发展时,他表示,公司将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产品,帮助实体经济提升资产质量,加大ESG工作的力度。针对公司执行委员会变更为经营管理委员会的原因,他表示,本次管理体制调整有利于提升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回答关于薪酬制度的问题时,他表示,公司现有薪酬制度的制定均严格遵循公司治理程序,并严格遵守中证协《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及其他上级单位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公司未来的薪酬体系将充分考虑长短期激励及其他多方面因素,能够使股东和员工满意。在谈及中信证券2023年工作计划时,他表示,公司将继续保持现有的资产规模,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巩固各业务的领先地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杨明辉在介绍中信证券落实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情况时表示,中信证券拥有较为丰富的项目储备,将发挥多方面的领先优势,充分服务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在谈及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情况时,他表示,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已获批成立,和华夏基金的发展各有特色。未来,资管子公司将与华夏基金一道,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业务。针对如何加快财富管理转型,他表示,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公司一方面要加强产品挑选能力,一方面要优化财富管理业务的考核指标体系。针对中信证券如何加强与中信集团旗下企业的业务协同,他表示,中信证券将在中信金控的体系下,与其他中信金融企业一道,为零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机构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史本良在回应配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时表示,配股资金使用情况与募集说明书及公司公告承诺一致。针对公司如何提升杠杆率及ROE的问题,他表示,公司将通过调结构实现增杠杆,加大对资本中介业务、非方向性固收业务及创新业务的投入;通过加快传统业务转型,提升ROE水平。在回答公司开展大类资产配置的总体思路时,他表示,公司的核心思路是服务于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他在介绍公司2022年分红政策时表示,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人民币4.9元(含税),将在通过股东大会后实施。
张皓在回应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的问题时表示,公司持续完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内控制度体系及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并通过完善的风评体系保证资产质量。在谈及《期货与衍生品法》对公司衍生品业务的影响时,他表示,相关法规出台有效规范了行业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李春波介绍了中信里昂证券2022年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中信里昂证券的结构相对均衡和多元化,机构股票业务、股权衍生品业务、境外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及资产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务均实现了较好发展。同时,中信证券的境外一体化管理将母公司审慎的风险管控延伸至境外子公司,有效控制了风险。
包括央视总台、新华社、大公报、中证报、财联社在内的数十家媒体,及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美银证券、摩根士丹利在内的百余家机构投资者参加了会议。共有近10万余名投资者通过中英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